当前位置: 真空闸 >> 真空闸发展 >> 花式打脸集锦40条名人最想删掉的预言
股市里,总有人喜欢预测市场、个股。
严谨的科学界也不乏喜欢预言的大家。
有些预言成功了;更多的,则被时间和现实证伪,也成为“打脸”话题的素材供应商。
科学界“打脸扛把子”的可能是这句话:
一切能够发明的东西,都已经发明出来了。——美国专利局局长查尔斯·迪尤尔年
另外一些在各自领域的大牛们的“打脸”预测,带着时代的烙印,也可供人一乐。
今天小通就带大家看看:
计算机、通讯类
美国人用电话,我们英国不需要,因为我们有足够多的邮差——英国邮报局总工程师威廉·普利丝,年
我觉得全世界可能只会卖出五台计算机吧。——沃森,IBM主席,年
复印机在全世界的潜在用户最多只有人。——IBM公司用这个理由拒绝了施乐公司的创始人,年
谁也没有理由想在家里放一台电脑。——DEC美国数字设备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肯·奥尔森对家用电脑的前途表示悲观,年
没有谁的电脑需要超过KB的内存。KB对任何人来说都应该足够了。——比尔盖茨,年
世上貌似没有那么多我想看的视频。——YouTubeCTO兼联合创始人SteveChen,年。现在YouTube光在加州的资料中心就超过EB(跟一座美式足球场差不多大)。
交通
高速铁路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速度太快的话,乘客会窒息而死。
——伦敦大学学院自然哲学和天文学教授拉德尔,年
火车的速度已经提升到了15mph(24km/h),这太快了,太危险了!火车声音那么大,沿途说不定会点燃庄稼,吓死家畜,吓哭女人和儿童啊!太危险了,我建议大家不要乘坐。——美国第八任总统马丁·范布伦年
汽车永远也不会像自行车那样适合大众。——文学摘要,年
汽车已经没什么可发展的了。这些年内燃机的原理就没有什么改进么。——美国科学杂志,年
发明比空气更重的飞行器就算不是绝无可能,其实用价值也是微不足道的。——加拿大天文学家、数学家和科幻小说作家西蒙·纽科姆,年。一年半后,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飞机会越来越快。运动员拿它作为比赛项目就可以了,因为飞机是不可能商业化的。——飞机发明者之一、莱特兄弟同期的航空先驱沙尼特,年
火箭永远无法冲出大气层。——《纽约时报》年
登陆月球或月球行走对当前的技术来说太难了,要想实现起码也要年后才行。——科学文摘年
美国市场上已经有50个国外品牌的汽车在出售,日本车在这里不可能占有太大份额。——《商业周刊》,年
军事
你说你能够造出一艘船,只用在甲板下生一堆篝火,就能让船逆风航行?我可没时间听你胡扯。——拿破仑对蒸汽船发明者富尔顿说,年
不,机枪会让战争消失。——机枪发明者马克沁回应英国科学家“机关枪会不会让战争变得残酷”时说,年
我必须承认,在我想象力所及的范围内,任何一种潜艇的最终下场,都是所有乘员被活活闷死,变成一艘飘荡在海中的鬼船。——英国著名小说家H·G·韦尔斯,年
飞机是有趣的玩具,但是没有军事价值。——法国元帅、一战指挥官马雷夏尔·费迪南·福煦,年
这些铁箱子会取代骑兵的想法是荒谬的,差一点就到了大逆不道的程度了。——一战英军司令道格拉斯·黑格元帅的副官在一次坦克试验时说,年
我可以凭炸弹专家的身份预言,这个炸弹永远不会爆炸。——美国陆海军参谋长、海军上将威廉·莱希海军,年。5年后,他在回忆录中承认自己判断错误。
生物学
你的香烟永远不会流行。——雪茄制造商F·G·奥尔顿对约翰·普莱耶发明的卷烟不屑一顾,年
任何睿智慈悲的外科医生永远不会做腹部、胸部和脑部手术。——维多利亚女王的御医约翰·埃里克森爵士,年
如果过度吸烟会对肺癌的发生有一定作用,那看起来也是个小因素。——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研究人员,W·C·约普,年
艾滋病就像只温顺的小猫,没什么。——UC伯克利大学生物分子学教授迪斯贝格,年
娱乐
演员们光靠动作表演就可以了,谁愿意听他们的声音呢?——华纳兄弟公司创始人哈利·华纳
从商业角度来看,电视没啥搞头,根本挣不到钱嘛。——真空三极管发明人、无线电和电视之父李·德富雷斯特,年
(电视)在任何市场都撑不过半年。人们很快就会厌倦每天晚上都盯着一个胶合板箱子。——20世纪福克斯制片人达里尔·扎纳克,年
电视坚持不了多久,它就是昙花一现。——广播教育节目先驱玛丽·萨默维尔,年
顶多还能撑到6月份。——《综艺杂志》评价摇滚乐,年
物理学
我觉得相对论和原子学说一样,都是荒谬的。——著名物理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流体力学及波动学家恩斯特·马赫(-)
物理学,会在六个月之内走到尽头。——诺贝尔奖获得者、近代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马克思·波恩,年
核反应产生的能量是很微弱的,你们要是想用这个方式来获取能量那简直是做梦。——原子核物理之父卢瑟福,
任何比空气重的机器都不可能飞的起来。
无线电没有未来。
X光就是骗人的货。
电磁风暴和太阳斑没什么联系,至于太阳周期那更是个巧合。
科学的大厦已经基本完成,后辈的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
——开尔文爵士“打脸”预测五连击
开尔文爵士(~),近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兼电学家,绝对温标发明人、第一和第二热力公式提出者、近代热力学奠基者、英国皇家科学学会会长。
开尔文也因很多被现代科学证伪的“预言”,成为“打脸”话题的“常驻嘉宾”。
……………………………
其实,预测被打脸,在金融圈也时常发生。
比如:
房控严格了、限购了,房价要崩盘,啪,打脸;
美国加息,美元要涨、人民币要贬值,啪,打脸;
比特币继续涨,啪,打脸
……
最新登上这个名单的,有经济学家樊纲。
年12月参加了央视节目《开讲啦》,樊纲在节目中明确表示:“年轻人不该拿父母的积蓄买房。”并指出“现在先不要买房,要更加努力奋斗,才能够回报父母。”
从年到年,在房价涨了两年多之后,不建议年轻人拿父母积蓄买房的樊老师,在今年再次出现在央视的节目《中国经济大讲堂》中。
这次,樊老师不但把自己之前的观点全盘推翻,还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六个钱包”:不仅提倡啃父母的积蓄,还建议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羊毛,来付首付买房。
再比如郎咸平老师。
在年1月《财经郎眼》的“比特币真相”话题讨论中,郎教授是这样评价比特币的:
节目播出时,比特币的价格大约在美金/每枚左右。
等到后来涨了20倍接近2万美金/每枚时,郎教授却赫然出现在了“年首届中国区块链应用大会”的嘉宾名单里。
樊老师、郎教授这种前后不一的“自我扇脸”行为被发现后,迅速燃爆各社交网络。
这让行走江湖多年的同学们学习到一个道理: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预测的事情还是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