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真空闸 >> 真空闸前景 >> 希特勒的黑科技,掀起了战争艺术的一场革命
原著:J.F.C.富勒
译者:胡毅秉
总体而言,德国对英国的战略轰炸虽然对私有和公有财物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但除了海港以外,鲜有军事目标被击中,而即便在港口区域,德军造成的破坏也根本谈不上伤筋动骨。在年8月至12月,轰炸造成人死亡,人负伤;在年1月至5月,则造成了人死亡,人负伤。年6月仅有人死亡,人受伤,而在此之后,德军就忙于在苏联作战,无暇将精良的弹药浪费在无利可图的目标上。于是,除了一次偶然的空袭和年4—5月德军为报复吕贝克、罗斯托克等地遭遇轰炸而对埃克塞特(Exeter)、巴斯(Bath)、诺里奇(Norwich)、坎特伯雷(Canterbury)和约克(York)实施的所谓“贝德克尔”空袭之外,英国一直没有遭到任何战略轰炸,直到年6月12日夜至13日晨,V1(复仇武器一号)飞弹第一次降临。
虽然英国新闻界出于宣传目的对这种新式武器嗤之以鼻,但它却开启了一场重要程度不亚于发明飞机和坦克的战术革命。我在年就提到过这种飞行武器,并指出“未来战争的核心问题甚至不是电气化,而是淘汰,即淘汰人的因素……在整个武器发展史上,目标始终是将人的因素降至最低,而其最终结果看来就是听从远方意志指挥的自动机械。”在描述这种自动机械时,我写道:“它们将是以无线方式接受导引的……只有直接命中才能将它们摧毁。否则,这些没有灵魂、没有神经也没有恐惧的机械将会一直快速向前移动,并在到达目标时,毫不迟疑地猛扑上去。被这样的怪物攻击将是极其可怕的。这是耳聋眼瞎、麻木不仁的怪物,是由钢铁和高爆炸药组成的怪物。它们既不会咒骂,也不会欢呼,然而它们就是毁灭的化身。”
不出所料,V1的效果基本上是在精神方面,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一种脱离人类控制的机械、一种无法被恐吓的武器有着本能的恐惧。这样的机械是不可思议的。人们从小到大早已习惯与人搏斗,因此在面对不会流血、毫无神经的“生物”时往往会感到无能为力。这种东西虽然可以被摧毁,却无法被杀死。
尽管英国新闻界对它大加贬抑—《泰晤士报》形容它是“侵略者对阻碍他实现计划的岛国最后一次表露怨恨”—英国政府却因为它的来临而极度慌乱。以至于早在6月18日,诺曼底登陆开始后不到两个星期,对V1发射场的轰炸就列在了其他所有轰炸任务之前。
V1(按照美国人和英国人的通行叫法,是飞行炸弹)从机械角度讲,是一种无人驾驶、喷气推进、陀螺仪稳定的飞机,不能通过雷达控制。它的翼展是16英尺,整体长度是25英尺4英寸,宽度是2英尺8英寸半。它有一个携带千克高爆炸药的战斗部,最大速度是每小时~英里,有效航程是英里。
它没有被用于袭击登陆部队的港口,而是主要用来打击英国人的士气和振奋德国人的精神。从6月12日—9月盟军占领法国境内的发射场为止,大约有7发V1从法国射向英国,此后大约有发从荷兰或者亨克尔轰炸机上射向同一个目标。在这7发V1中,大约有发落到了伦敦地区。从年10月—年3月,大约有7发射向欧洲大陆上的目标,主要是安特卫普。从6月到9月,它在英国境内造成的伤亡是死伤。
V2(或者叫远程火箭)的心理恐吓作用不如飞行炸弹,因为在击中目标前人们既看不到也听不到它,但它未来的潜力要比V1更大。德国从年起就一直在试验这种武器。它的长度是47英尺,重达15吨,战斗部携带千克炸药,最大速度据说达到每小时英里,最大射程为英里,弹道最高点有70英里。它是一种复杂而且弹道诡异的飞弹,有时会偏离瞄准区域的中心15英里之多。这种武器的产量在年1月至8月是每月50至发,此后达到每月发左右。V1和V2使用的燃料都是浓缩的过氧化氢、液氧和水合肼。
第一发V2火箭于9月8日落在英格兰的奇西克(Chiswick),最后一发于年3月27日落在伦敦以南的奥平顿(Orpington)。总共约有发落到英国,主要落在伦敦,发落在欧洲大陆的目标上,主要是安特卫普。在英国,V2造成的伤亡是死伤。
V-2导弹的梅勒拖车(Meillerwagen)
盟军的轰炸反制措施始于年8月,在此后的13个月里,对法国境内的V1发射场和仓库投下了10万吨炸弹,占了同盟国航空力量在这一时期投弹吨位的9%。年8月,位于佩讷明德(Peenemunde)的V1和V2试验场遭到袭击,但是试验工作未受影响。1年后,盟军又进行了3次攻击,虽然试验场受到严重破坏,但此时V1的研发似乎已经完成了。
“生产低浓度过氧化氢的10座德国工厂只有2座遭到轰炸。这些空袭仅仅使敌人损失了几天的产量。位于巴特劳特贝格(BadLauterberg)的浓缩过氧化氢大型生产厂未受轰炸。位于盖斯特霍芬(Gersthofen)的重要的水合肼生产厂也未遭轰炸,所有这些工厂都是极易被破坏的,整个产业异乎寻常地集中在少数几座工厂。”
在V1攻击开始以后,除了轰炸发射场之外,盟军还采取了围绕高射炮、战斗机和气球拦阻网建立防御体系的策略。高射炮阵地建立在萨塞克斯郡和肯特郡的海岸边,气球拦阻网布设于伦敦以南20~25英里处,战斗机则在这两者之间巡逻。在防御体系建立以后的第一个星期,33%的飞行炸弹在途中被击毁,在最后一个星期,达到了70%。
V-2导弹结构示意图
虽然这两种武器只不过是爆炸枪弹,但是它们的出现掀起了战争艺术的一场革命;因为它们的运用几乎让人在战争中的作用降到最低。而且,战士也被技术员所取代,后者可以在前线后方或者距离所瞄准的目标数百英里的地方,绝对安全地操作这些武器。
不仅如此,一旦人们发现了比目前试验过或运用过的任何燃料都更为经济的替代品,那么V2掀起的革命就不仅仅局限于飞弹的形式,还会以反作用力推进发动机的形式出现。这种发动机纯粹依靠反冲作用工作,不需要空气就能“反推”或维持。因此,它会在现有的机动空间之外增加一个全新的领域:在真空中机动。这样的可能性与飞机带来的革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它会将战争提升到太空中进行。
本文摘自战争艺术系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战略与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