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真空闸 >> 真空闸介绍 >> F35隐身外形虽不如F22,打击力为
简而言之,这是两者诞生年代不同所执行的任务不同造成的。F-22诞生于冷战高峰时期,主要是作为一款空中优势战机而存在的。它是要利用其对雷达隐身的优势以及同时代更强大的雷达,首先发现还蒙在鼓里的敌方战机,然后用内置弹仓携带的空对空导弹将其击落。但这款战机刚服役不久,他的敌人就已经自己先垮了,造成F-22高处不胜寒。其专门为空对空作战,夺取制空权而设置的隐身外形在今天依然打遍天下无敌手。
而他的后辈,诞生于冷战结束后的F-35则是为不同的目的而生的。因为原来强大的敌人已经不存在了,所以美国海空军及陆战队需要一种能够满足各军种要求的,能减少复杂机型造成的后勤压力的,比较经济的攻击机。它可以专注于空对面打击任务,而无需过多担心制空权的问题,因为还有F-22老大哥撑腰。因此F-35被设计成需要通过内部弹仓来携带较大的空对地武器,同时又不想体积太大。
大家可以看看F-35与F-22的尺寸对比。可见,F-35的设计要求无疑是非常苛刻的,今天也没有多少国家能做到这一点。最终设计出来F-35,尽管体积比F-22小得多,但它携带的燃料却比后者多,而且它携带的炸弹量必须是F-22的两倍(磅vs磅)(F-35携带的炸弹比F-22的空对空导弹要宽约30%)。
此外,由于F-35较小(特别是在长度上),它必须将武器舱配置在不同的地方,如挨着发动机的空间(下图中的武器舱和起落架舱;作为圆形凸起两侧的间隙,以及在F-35机翼旁的部分)。
相比之下,F-22则宽敞得多。它可以将武器舱完全地布置在发动机的前方,并且可以使进气口呈现出奇怪,但能有效避免雷达波反射的形状,以有效遮挡内部弹仓和任何结构上的凸起(F-22有一个更宽的和更扁平的弹仓和一个中央分隔。在它的两旁是容纳响尾蛇近距离格斗导弹的侧向内部弹仓)。
而不具备F-22那样奢侈条件的F-35为了避免机身太厚,和破坏其超音速飞行能力,设计团队实质上“真空塑造”了发动机、武器和其他系统的结构和周围的蒙皮,如着陆钩和起落架。与此同时,装备两台发动机的F-22有更多的推力和更大的空间来安置这些武器和内部机构装置,因此它可以使自己更具流线型。设计团队的确也做到了。
以下标注的是F-35机身上的各种凸起内部包含的东西:如机翼折叠结构,尾翼驱动装置,拖曳式诱饵舱等。
那这些凸起会让F-35不那么隐形吗?这个问题很复杂。首先,当F-35水平飞行的时候,这些凸起不会破坏战机的雷达隐身效果,尤其是面对敌人雷达正向探测的时候。但如果它像图片中那样滚动,就会更容易被探测(当它面对正向雷达波暴露自己的机腹时,这些凸起就会给雷达波一个反射点),但这留给雷达探测到的时间非常短,更不用说锁定F-35了。其实,相比其他国家的隐身战机,F-35外部凸起的尺寸实在小得多。如果F-35能被探测得到,其他同行早就被揭穿了。
而且正在飞向敌方目标或正在巡航的F-35是没有必要进行这样的机动的,除非是近距离的格斗,但那时雷达隐身对双方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因此,如果F-35要渗透敌人领空的话,它可以选择减少滚动而进行更大半径的转弯。
无论如何,作为一款三军联合对地攻击机,F-35能够做到隐身和一定的攻击能力已经很不错了。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为其安装一台更强大的发动机,使其可以做到雷达隐身状态下的超音速巡航,这样的F-35对任何防空系统来说都将是一个噩梦。
难以想象,XA-发动机装在F-35身上会是怎样一种战斗力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