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真空闸 >> 真空闸发展 >> 艾森豪威尔上台,扬言要在朝鲜战场立威,毛
人民领袖毛泽东与美国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隔空对垒”,艾森豪威尔出尔反尔,撕毁和谈协议,在美国鹰派和军火巨头的支持下,企图在朝鲜战场上立威,燃起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面对艾森豪威尔的言威胁,毛泽东直言:“既然如此,那就打吧,美帝国主义愿意打多少年,我们就跟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愿意停手的时候为止,一直打到完全胜利为止”。他指挥人民解放军轮番上阵,把朝鲜战场当作练兵场,积累与美军的作战经验,最后把艾森豪威尔打得“体无完肤”。这是在我看来最“疯狂的战术”,最牛的阳谋。
然而此刻美军刚刚经历了上甘岭战役的剧痛,艾森豪威尔在竞选总统之前也曾对美国民众作出承诺:“会用和平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为什么又会言而无信呢?面对艾森豪威尔的威胁毛泽东又是如何反击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文章。
上甘岭一战对中美双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在两个小山头的大战在朝鲜战争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打消了中方能不能守得住的最后一丝疑虑,战争拖多久他们都不怕了。他们坚信胜利一定是属于他们的。美国的军政高官们不得不认清现实,中朝军队在正面战线已坚不可破,美国民众的反战情绪日渐高涨,或许和平解决这场战争是艾森豪威尔唯一的选择。年12月2日,上甘岭战役刚刚结束不久,美国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就顶着刺骨的寒风来到了南朝鲜。艾森豪威尔在南朝鲜一待就是3天,在这期间他翻阅了大量的机密军事文件,听了科克拉克“三角形山战斗”的汇报后。他同国务卿杜勒斯讲:“我认为,我们打赢朝鲜战争的希望渺茫,因为侵略北朝鲜,打过鸭绿江本来就备受国际舆论指责,尽早结束这场让人伤脑筋的战争把。”
他还看望了正在前线服役,反战思想高涨的儿子,约翰.艾森豪威尔少校。他将爱子上前线时的赠言又复送给了儿子:“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选择当俘虏。”
那么艾森豪威尔会就此言和,善罢甘休吗?此刻他的内心摇摆不定,他的骨子里流淌着军人和政治家的血液,他是一个政治家,更是美国的五星上将。要让他承认失败,吞下战败的苦果这比登天还难。他无法承受这份屈辱。在主观感情上,他很想和毛泽东,中国军人一较高下,更何况他的背后还有美国鹰派政治集团和军火商贾做依仗。在美国武力介入朝鲜事务之后,他曾扬言:“我国既已诉诸武力,就必须保证一击必成。”可理智和现实却让他不得不承认,再打下去对美国百害而无一利。此刻他的内心无比挣扎,无比痛苦。在竞选时,他曾向美国人民许诺:“和平事业是自由人民眼中的瑰宝,我就任总统后的首要任务便是结束这场涉及美国千家万户,孕育着第三次世界大战危险的悲剧冲突。”他要尽最大的努力去体面的停战。
不得不说艾森豪威尔对于国际的局势认知看得很清楚,俄罗斯、西伯利亚、中国都绝非善类,即使中国军队撤出了现有的地盘,美国也无法去填补这些真空地带,长此以往下去,取胜的唯一办法就是制止这场战场再次延续。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美国总统们是最不愿意履行承诺的,真要让强大的美国去承认被中国这个“东亚病夫”打败,艾森豪威尔心有不甘,况且他也不想成为美国首位不能胜利结束战争而被载入史册的总统。最重要的是美国总统并不是一言堂,很多事情他是做不了住的。他是共和党推上台的,你再看看共和党这些大佬,杜勒斯、麦克阿瑟、麦卡锡、塔夫脱......哪一个不是好战分子?这帮人在艾森豪威尔还未取得总统之位时就吵着:“共和党取得政权之后,要全力以赴赢得这场战争。”
不要觉得这些人只是说说而已,他们的背后是美国军火巨商,重工集团,各类新闻媒体以及各种各样的右翼势力。这些人才是美国真正的掌权者。这些人向来主张有炮火解决问题,试问他们的意见艾森豪威尔敢不听吗?从朝鲜归国的飞机上,艾森豪威尔同国务卿杜勒斯、财政部长汉弗莱、内政部长麦凯举行了会谈,他后来在自传中写道:“战地指挥官们同意,假如接下来的谈判陷入僵局,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不顾一切,全力以赴发动一次进攻。”
此次会谈里艾森豪威尔做了结论:“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停留在一条战线上,承受着看不到任何结果的伤亡。小山丘的小规模进攻是不可能结束这场战争的,我们无法忍受朝鲜冲突继续无限期延续。”
自古以来结束战争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打得对手满地找牙;一种便是握手言和。艾森豪威尔新官上任,手握如此雄厚的国力,再加上军人的血性,他不由自主地想和杜鲁门一样,和中国掰掰手腕。此刻,他似乎有些理解他的前任了,想中国人屈膝求和是真难呐!!!
刚刚经历了惨败的克拉克曲意逢迎,立马制定了一个《8-52作战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竟然是以大规模攻势攻到平壤原山一线。美国军队,克拉克似乎是被炮弹炸坏了脑袋。他们居然想在志愿军的后方大规模集结登陆,然后出动军机轰炸中国境内目标。更可怕的是他们当真这样做了。两个南朝鲜新建步兵师,6个独立团、28个炮兵营仓促组建,登陆演习,空降作战演习频繁而密集,大批敌特分子涌入北朝鲜......战斗一触即发。此刻,美国人民是痛苦的,悲伤的,他们选出来寄予厚望的总统已经违背的当初的诺言,正准备扩大战争的规模。
年2月2日,艾森豪威尔发表:“国情咨文”,宣称“自由世界不能无限期地处于瘫痪的紧张的状态中,我现在下令第七舰队不能再用于包围中国台湾了”
艾森豪威尔居然企图利用蒋介石牵制中国,可惜他遇到的对手是毛泽东。相比于美国上下的一片狼藉,中国的形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自年底开始朝鲜战场捷报不断传来,更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一年,国内的匪患基本剿光,国内形势空前稳定。用于朝鲜战场的军费支出依旧高居不下,但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费用已经远远高过军费了。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可非比寻常。这可是从鸦片战争爆发多年以来首次在中华大地上出现的事情。这说明什么?他充分地表明了中国人民已经坐稳了江山,这多年来留下的战争创伤正以飞快的速度被修复着,中国人已经准备好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周恩来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马上就要实施了。
人心齐,泰山移,面对艾森豪威尔的威胁,毛泽东没有丝毫的畏惧。朝鲜战场的僵持对国内产生的影响是不大的,不仅如此,他还能帮助中国军队练兵。朝鲜战场就是个大军校,毛泽东已经做出明确指示让所有的陆军都去学一遍,他甚至认为这比般军校实际的多。更重要的是,抗美援朝对于中国民心,民气鼓舞有着莫大的作用。一向把人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毛泽东肯定是经过反复思量才做出的这个决定。他告诉中国军队争取和谈,但不怕拖。
对于艾森豪威尔的威胁,毛泽东付之一笑。从秋收起义到遵义会议,直到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他要是惧怕威胁就不会有今天的新中国。现在最怕的是艾森豪威尔,他给李克农发报,告诉他不要心急。我们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敌人是不敢上来的,即使上来了,我们也不怕。艾森豪威尔现在是骑虎难下,想打力不从心,心有不甘。所以我们不妨以静制动。让现状拖下去。拖到美国愿意妥协,拖到他先开口。
针对艾森豪威尔的战争威胁,毛泽东在讲话时谈到:我们是爱好和平的,但是只要美帝国主体一天不放弃它那蛮横无理的要求和扩大战略的阴谋,中国人民就会何朝鲜人民站在一起,一直战斗下去。这不是因为我们好战,我们愿意立即停止战争,剩下的问题由谈判来解决。但美帝国主义不愿意这样做。毛泽东稍微停顿了一下,接下来的这段话他多么希望艾森豪威尔能够听到啊。他说:“那么好吧,就打下去,美帝国主义愿意打多少年,我们就准备跟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愿意罢手的时候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为止!”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指挥了一辈子战役的毛泽东,当然不会以为只凭几句口号就能吓到艾森豪威尔,他告诉志愿军各级将领朝鲜战局,由于目前谈判已经停摆,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损失还远未达到它非罢手不可的程度。预计在未来的某一时间内,会趋于激烈化。艾森豪威尔正在为他上台后的朝鲜军事行动做准备。单就朝鲜战场上的军事行动估计,敌人从我正面坚固纵深攻势进攻的可能,不如向我后方两侧进行登陆作战的可能性大。早已回京任职的彭德怀立即电令邓华着手准备反登陆作战的准备,毛泽东更是一反常态向邓华提出来自己的判断:“明确敌人会登陆,明确要从西海岸登陆,明确第人在清川江至汉江之间登陆。”
中国军队制定的反登陆作战计划和克拉克制定的《8-52作战计划》一样,都是实打实的。不仅把原定回国的38军、39军、40军三支从朝鲜战争爆发以来一直打到现在的劲旅调往西海岸进行反登陆,还将国内第二批轮换的第一、第十六、第二十一、第五十四共四个野战军主力立即抽调入朝。六个铁道兵师也紧急入朝抢修新线路。至年3月,中国军队已向朝鲜战场派出19个野战军、8个地炮师、5个高炮师、2个坦克师,10个铁道兵师和一个公安师共计万人。此时,中国军队在朝鲜的兵力已达到了顶点。在朝鲜战场上的野战军甚至超过了国内部队的数量。中国空军也紧急集结了14个师,架飞机投入作战。就连海军也抽调了一个鱼雷艇大队摆到鸭绿江口,一批中国海军还参加了朝鲜的布设水雷行动。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用命,誓要确保战争的胜利。
由此可见,毛泽东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要和敢扩大战争的艾森豪威尔大干一场的。从年底到年春,万中朝联军和朝鲜老百姓夜以继日,昼夜施工,到年底,除去背对中国的鸭绿江一线外,从正面一直到东西海岸,都形成了一个以坑道,地道和钢筋水泥为骨干的弧形防御体系,这条纵深30公里的防御线的总长度居然达到了1公里。将北朝鲜围的“水泄不通”。
中朝军队在美军有可能登陆的东西海岸构筑了纵深10公里的两道防御带。此外还有交通壕,火力点,掩体攻击3公里。不仅如此,洪学智还星夜兼程从运来了够志愿军全体吃8个月的2亿0万斤粮食和吨弹药。为了这场未打响的反登陆作战,中朝军队上下做了十足的准备。这超过了之前任何一场战役的准备。面对如此强大的防御体系,美国人怂了,他们没有冒进。在朝鲜战场上出足了洋相的中央情报局这次的情报却十分准确:“当前北朝鲜的部队,攻击有19个中国野战军和5个北朝鲜军团。其中有30万人部署在即将发生登陆作战的西海岸地区,可随时发起战斗,一旦联合国军按照原计划发起攻势,中国军队将展开大规模的地面防御,并能有效的组织实施反击。”
连战役的指挥者克拉克都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中朝军队在沿海一线的防御体系和前线的防御体系如出一辙,纵深的距离长得吓人,并且它的效力大部分依靠地下设施。但是,除去地下工事之外,还分布着一道道明壕,从滩头一直绵延到后方。所以,任何一支企图从海上发起进攻的部队,一旦他们在岸上获得立足点。他们所面对的就是一道接一道的战壕。这些战壕里布满了地雷。大部分地雷被稻田淹没。使这里变成了一个充满危险的大陷阱,使我们的装备在这泥泞里举步维艰吗。
中朝军队的强大震慑最终迫使美国人放弃了扩大战争的想法,但这一仗又无法交待,艾森豪威尔选择冒一次险。年1月25日,大批美国军政人员和过会一面,新闻记者来到“丁子山(芝山洞南侧高地)”观看克拉克的表演。17万发炮弹,22万发炸弹在一阵山呼海啸中射向丁子山。轰炸之后,一个营的美国士兵冲向山头。山上负责保守的中国第23军团一个排仅用手榴弹就打退了美军的进攻。以伤亡11人的代价歼敌人。被上甘岭战役吓破胆的美国士兵赶紧鸣金收兵,这一行动可谓雷声大,雨点小。这一场可谓惨败规模虽小,但在美国政坛产生的影响却极大,大批国会议员和记者痛骂克拉克用美国士兵的生命做秀,就连美国军方自己都承认这是一场失败的行动。美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上最后一次攻势,就这样以一场闹剧的形势而荒诞收场,至此,美国军队再也没有发起一场营规模以上的行动。
在此期间,中国军队以敌连排为单位,接连发动了47次战斗。连战连捷,未有一次失败。胜利的天平已经倾向于朝中。眼瞅形势越来越不利,此前豪情万丈的艾森豪威尔再也神奇不起来了,他现在只想和谈,早日结束这场战斗.年2月22日,在无限期停会4个月2个周之后,美国人终于提出来要再次谈判了。
总结:艾森豪威尔可不简单,他是美国的五星上将,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是欧洲盟军的最高司令,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自己一步步打下来的,何况美国还拥有如此雄厚的国力,自己又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面对美国战场他当然想打了,当然想给毛泽东好看。奈何他遇到的是人民领袖毛泽东,从秋收起义,三湾改编、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毛泽东哪里怕过威胁呢?那次不是面对数倍于几的兵力呢,那一次不是以弱胜强,以上胜多呢?你想用武力,用大规模战争来震慑我,那我就用同样的方法来与你对垒。让人民军对轮番上阵去积累经验。并用实际行动来面对你的震慑。所以面对朝鲜战场艾森豪威尔只能选择荒诞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