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闸

被撕裂的巴西刺杀频发党争加剧,国会山骚

发布时间:2022/12/25 17:19:57   
合肥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80306/6084195.html

据《环球时报》报道,巴西劳工党左翼官员塞洛·阿鲁达被现任总统博索纳罗的支持者刺杀身亡后,西方媒体频频炒作10月份总统大选会陷入动荡,甚至重演美国“国会山骚乱”的名场面。

类似的刺杀事件有很多。前不久,不法分子利用无人机在一场左翼集会上投毒,好在只是刺激性气体,没有出现重大伤亡。阿鲁达遇刺前,巴西前总统、左翼候选人卢拉也曾遭遇炸弹袭击。

为此,卢拉去哪都穿着防弹衣,参加活动要用金属探测器先过一遍,卢拉的竞选团队还专门雇了一名军方前将领保护他。看看人家这安保措施,再看看安倍的,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左翼人士害怕被刺杀的同时,右翼政客则是担心地位不保。博索纳罗曾多次暗示,不会承认败选结果,如果他没能成功连任,一定是选举舞弊。

为提高自己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博索纳罗最近又积极介入俄乌局势,声称他知道怎么解决冲突,但只会告诉泽连斯基一个人。虽说听起来不咋靠谱,但出于职业道德,泽连斯基应该会配合他演好这场戏。

美国也不想看到巴西左翼掌权,据多家外媒爆料,CIA局长伯恩斯正在跟巴西高层秘密接触,肯定又在谋划阴谋政变之类的坏招。

政变也好,刺杀也罢,无非是巴西政坛左右分裂的表现形式而已。事实上,这一趋势早在年就体现出来了。当时执政的劳工党深陷贪腐丑闻,总统罗塞夫(卢拉的门生)被弹劾下台,左右两派的支持者斗成一团,示威冲突经常发生。

没过多久,名不见经传的博索纳罗横空出世,趁着权力真空之际一举赢下总统大选,成了美国在拉美地区的忠实盟友。

值得一提的是,把博索纳罗送上高位的那场左翼贪腐丑闻,正是由美国政府和中情局培养的巴西法官莫罗主导发起的,博索纳罗上台后还把他提拔为司法部长。这么多的巧合碰到一起,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一场策划已久的阴谋。

在民间层面,分裂也同样存在。巴西社会的贫富分化极其严重,看过电影《上帝之城》的人都知道,里约热内卢一面是豪宅林立的天堂,一面是贫民窟聚集的地狱,类似美国的富人区和穷人区。

巨大的贫富差距为黑帮和犯罪提供了土壤。巴西有两大黑帮:CV(红色司令部)和PCC(首都司令部),他们的财力和实力一点不比军警差,军事装备也更先进,一言不合就开打,倒霉的永远是无辜的底层民众。

对于这些走投无路的穷人来说,加入黑帮又成了最好的选择。于是,巴西的黑帮就和恐怖分子一样,越打越多,谋杀案件也随之增多。

而博索纳罗给出的解决方法居然是以暴制暴,通过解除警察执法限制、实行枪械合法化,让民众自己保护自己,果然是“人人有枪,他才不乱”。这次的阿鲁达被刺案也是一样,凶手射中他后,阿鲁达立马掏枪回射,最后俩人一起挂了。

说到底,巴西分裂的根源还是经济出了问题。巴西是一个资源型国家,大宗商品出口和金融业是主要的经济来源,这种经济结构高度依赖于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外资,二者缺一不可。

此外,资源型国家容易产生分蛋糕不均的问题。长期以来,国家资源都被巴西精英阶层垄断,右翼政府就是为保护他们的利益存在的。而左翼政府代表的是工农阶级的利益,他们的政治纲领是绝对公平,把蛋糕平分给每一个人。

显然,两派的主张都太过极端,但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各自拥有一批忠实选民,形成对抗分裂之势。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上层吃肉底层喝汤,矛盾还能勉强压制住。

但从年开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巴西的石油、大豆、铁矿石等产品出口遭受重创,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到了年,巴西的GDP增长率已经跌到-3.6%,失业率暴增,社会分裂和治安混乱加剧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面对困境,巴西政府选择了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借新债还旧债,继续推行高福利政策,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油价和小麦价格大幅上涨,而巴西虽然是石油生产国,但由于工业水平低下、自身提炼能力不足,反而需要进口燃油,进一步推高了交通运输成本,从而导致整体物价上涨。

形势已经这么糟糕了,博索纳罗却一心想着怎么维持自己的统治,继续和富人区的权贵们安享太平,全然不顾贫民窟里的哭声。

再这么下去,可能等不到卢拉王者归来,巴西就会重演“斯里兰卡时刻”,那不比国会山骚乱刺激多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478.html
------分隔线----------------------------